蕪湖,迎來交通大時代!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條成長的道路。
從“出行難”變“出行通”再到“出行快”,從打通各類“難點”“堵點”“斷點” 到構建綜合立體交通新格局……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近年來蕪湖“交通強市”步伐大幅邁進。翻山越嶺、通江達海、越織越密的交通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微信圖片_20221024084056.png (17.55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4 08:42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1024084117.jpg (73.19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4 08:43 上傳
▲蕪黃高速
國慶假期,蕪黃高速公路車流不息。該高速去年年底通車,終結了蕪湖到黃山沒有直達高速公路的歷史。兩地高速公路通行時間從3個多小時縮短至2小時內。
目前蕪湖擁有8條通車高速
G4211寧蕪高速、G4221滬武高速、G50滬渝高速、G5011蕪合高速、S11巢黃高速、S26無銅高速、S28溧蕪高速、S30銅商高速等。
全市高速通車里程
311公里
高速公路網密度
5.17公里/百平方公里,為2012年的2.7倍,提前超過“十四五”長三角一體化5公里/百平方公里發展目標。
與此同時,我市高速通行服務能力大幅度提升。十年間新增高速出入口12個,全市高速出入口達到21個,服務區7個,實現主城區內15分鐘之內上下高速。高速路網輻射南京、上海、杭州、福州、武漢、合肥等城市,有效串起長三角地區乃至華東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
微信圖片_20221024084122.jpg (117.91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4 08:45 上傳
▲蕪合高速“四改八” 跑出加速度
“十四五”期間,蕪湖新增規劃G4231南京-九江1條國家級高速、S28蕪溧高速西延等3條省級高速,在建及推進前期、謀劃高速項目達16條,高速公路建設新改建里程預計超過350公里,總投資超過600億元。到“十四五”末,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預計將達390公里以上,與滬、寧、杭、合、蘇等發達城市聯系更加緊密。
微信圖片_20221024084127.png (18.58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4 08:52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1024084438.png (1.55 M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4 08:45 上傳
▲G205蕪湖九華南路八里灣大橋
如今,橫臥在蕪湖“南大門”的G205大茆立交,使弋江路和蕪南路、G50滬渝高速與G205等快速相連,不僅沖破堵點實現過境交通快速轉向,也為區域快速化升級改造奠定堅實基礎。
微信圖片_20221024084443.jpg (491.13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4 08:47 上傳
▲弋江路馬飲立交橋
弋江路快速化改造、峨山路東延伸新建、八里灣大橋改建……近十年來,蕪湖公路重大項目建設“進度條”不斷刷新:實施國省干線重點工程新改建項目32個,新改建二級以上公路317公里,總投資103.5億元;實施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大中修工程140余項、里程約1000公里,完成投資約20億元,“暢安舒美”的蕪湖公路新形象深入人心。
微信圖片_20221024084447.png (1.68 M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4 08:48 上傳
▲秀美的灣西路
交錯縱橫的公路打通自然地理阻隔,穿越繁華都市,馳騁田野阡陌。黨的十八大以來,蕪湖還新建農村公路5500余公里,總數達9852公里;642個建制村均通不低于4.5米寬硬化路,建制村通客車率100%,鄉鎮農村物流節點覆蓋率100%。“城貨下鄉、山貨進城、電商進村、快遞入戶”的現實圖景,加速助力農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
“十四五”時期,蕪湖交通公路部門將持續加快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升級改造步伐,在“八射四縱四橫”普通干線公路網規劃布局基礎上,打造快速路、貫通斷頭路、擴容瓶頸路、完善干線網,助力蕪湖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微信圖片_20221024084806.png (17.53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4 08:52 上傳
微信圖片_20221024084809.jpg (82.82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4 08:49 上傳
雄踞八百里皖江的蕪湖,臨江達海、承東啟西。除了公路,水運也正以全新速度邁入交通發展的大時代。
微信圖片_20221024084811.jpg (192.93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4 08:49 上傳
▲三山經開區長江液化天然氣LNG內河接收轉運站項目
2021年12月,蕪湖長江LNG加注站建成投運,標志著“氣化長江”邁出實質性步伐。該加注泊位設計加注能力為3.02萬噸/年,每年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1.4萬噸、二氧化硫1200噸、煙塵30噸,對助力交通行業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蕪湖已基本建成皖江航運中心和安徽外貿主樞紐港,港口吞吐量逐年上升,至2021年已達1.35億噸,成為長江干線“以港興市”具有重要影響的港口城市和皖江航運樞紐,運力規模持續位居全省和全國內河港口前列。
微信圖片_20221024084925.jpg (147.33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4 08:50 上傳
▲蕪湖港朱家橋集裝箱三期碼頭雛形已現
朱家橋外貿碼頭二期、中外運三山碼頭、東匯三山碼頭、中樁物流碼頭……隨著一大批現代化、大型化、專業化碼頭和重大水運基礎設施建設的相繼建成,蕪湖水運的公共服務功能也進一步完善。此外,合裕線航道改造工程和蕪申運河航道整治工程的相繼完工,也讓蕪湖航道通航能力得到提升。“十三五”以來,蕪湖還陸續開辟蕪湖至洋山港、蕪湖至外高橋外貿直達航線,港口集裝箱資源加速整合,蕪湖港作為內河航運樞紐的地位愈發鞏固。
路途之變助力速度之變,速度之變帶來跨度之變。發達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日復一日地伸展,蕪湖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必將越行越寬。
來源:大江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