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湖一壩”從遺忘荒灘到網紅公園的“變形記”
微信圖片_20221014095349.jpg (281.18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4 09:56 上傳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弋江區的“三湖一壩”生態濕地公園逐漸成為網紅地,吸引著周邊眾多市民前來秋游打卡。而這座生態公園在兩年前卻是水質渾濁,無人問津。
蕪湖民生網實拍:
所謂“三湖一壩”,當地人都知曉,那就是黑沙湖、南塘湖、孤山湖、高村壩四個重要的水體資源,湖泊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但在歷史的演變中,這些水體逐漸淪為荒灘,成為被遺忘之地。
微信圖片_20221014095352.jpg (262.01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4 09:56 上傳
為深入貫徹生態發展及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將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綠色發展,加快 “共建美麗湖泊”步伐,打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先行區、示范區。2020年3月,弋江區圍繞“守好責任田,建好后花園”這條主線,從“美麗湖泊”治理入手,到“三湖一壩”生態濕地的建設,努力實現弋江區“三湖一壩”生態湖網。
微信圖片_20221014095354.jpg (561.48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4 09:56 上傳
2020年12月,“三湖一壩”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正式立項,計劃分三年三期,對黑沙湖、南塘湖、孤山湖、高村壩四個重要的水體資源,通過控制污染源、對水環境進行治理和生態修復,以達到改善河湖及周邊人居環境的目標。
微信圖片_20221014095356.jpg (1016.96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4 09:56 上傳
“三湖一壩項目一期”項目于2021年3月4日對南塘湖、黑沙湖區域進行施工,一期工程結合20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以“清淤疏浚、水連通、水治理”為主旨,以恢復水生態體系為目標,改善河湖及周邊人居環境,打造“美麗湖泊”。
受污染的湖泊該如何整治?俗話說“流水不腐”,“三湖一壩”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一經啟動就對南塘湖和黑沙湖進行疏浚,用生態溝渠打通兩湖,形成南北相連之態,讓水在兩湖之間流動循環,實現水體的自然修復和凈化功能。同時,讓大自然“自己打掃”,種植沉水、挺水、浮葉等以本土植物為主的水生植物,可以有效降低水體富營養化,抑制浮游植物,還能進行光合作用,吸收水環境中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改善水體質量;投放包含鰱魚、鳙魚等本土魚類、螺類、蚌類、貝類等水生動物,能消除水體中許多污染元素,構建良好的水生態系統。
微信圖片_20221014095359.jpg (668.04 KB, 下載次數: 2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4 09:56 上傳
經數據檢測,一期水環境建設區域的水質已基本達到湖中心三類,湖岸四類水質標準。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系,施工隊把已經廢棄的老石路進行瀝青加鋪改造設計,使其成為附近居民休閑散步的場所。同時,建設汪洋山及南塘湖(靠新蕪石路側)兩條道路,將一期范圍內的主要景點連通,便于附近居民及游客休閑觀賞。
“愛白馬洞天風景,慕南唐湖水清幽,左右環繞皆膏腴田。”如今,三湖一壩”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一期已竣工,黑沙湖和南塘湖告別了雜草叢生和水面垃圾腐臭的情況,恢復了原本秀麗的樣貌,吸引了周邊市民和群眾到“三湖一壩”周末休閑和散步。
微信圖片_20221014095401.jpg (436.09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4 09:56 上傳
有了一期的成功經驗,作為“三湖一壩”一期項目鞏固提升的二期項目今年也將啟動,主要對南塘湖、黑沙湖、孤山湖及高村壩水域的全面清淤和水質提升、活水循環、水系連通的黃金水道、周邊雨水凈化區等景點打造,以及周邊21公里環湖道路的建設。如今這座靈動的生態濕地公園正在“華麗轉身”,正在打造蕪湖水環境治理的樣本和典范。
圖文來源 弋江發布
視頻蕪湖民生網實拍
來自: iPhone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