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組織、凝聚蕪湖籍在京青年人才,服務蕪湖高質量發展,8月21日,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成立儀式暨蕪湖籍在京青年人才交流座談會在北京市順利舉辦。團蕪湖市委書記楊磊、團海淀區委副書記任一丁、團蕪湖市委副書記謝翔宇出席,蕪湖籍在京青年人才代表共計30余人參加。
1.png (1012.08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24 13:45 上傳
01、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揭牌
活動現場,舉辦了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成立儀式暨蕪湖籍在京青年人才交流座談會。楊磊、任一丁、謝翔宇分別為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站長、智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壘磊,副站長何安靜、潘浩、后銳、盛安頒發證書。最后,楊磊、朱壘磊共同為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揭牌。
2.png (949.86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24 13:46 上傳
3.png (251.73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24 13:46 上傳
02、城市推介
4.png (1.24 M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24 13:46 上傳
楊磊從家鄉蕪湖富含機遇、大有可為,奮勇爭先、大有作為,潛力無限、未來可期三個方面介紹了蕪湖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楊磊介紹,青年人才工作站的成立為蕪湖籍在京青年人才搭建了資訊互通、情感互聯、要素互助的服務平臺。同時,他呼吁全體蕪湖籍在外青年做推動家鄉發展的“娘家人”、做促進家鄉建設的“自己人”、做宣傳家鄉風采的“代言人”,歡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03、座談交流摘錄
與會青年人才代表們結合個人在蕪成長經歷、在京學習工作感受以及對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和青年人才工作的建議與期盼,一一作了交流發言。
朱壘磊 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站長、智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4年,我從繁昌一中考入北京大學,除去中間出國留學的幾年,這些年讀書、創業都在北京,創辦了自己的人工智能企業—智唐科技。共青團蕪湖市委牽頭成立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我有幸擔任站長,備感榮幸與責任。站內來自于科研院校、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各行各業的青年精英都是家鄉的驕傲,工作站搭建了蕪湖籍在京青年之間的交流平臺,也將會成為蕪湖籍在京青年和家鄉聯系的紐帶。蕪湖近年來的發展日新月異,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表現非常優異。未來,工作站將打造成為蕪湖在北京的一個窗口,與其他青年組織聯動,展現我們蕪湖籍在京青年人的風采,我們會積極向身邊朋友介紹蕪湖,促進更多青年了解蕪湖、創業蕪湖!
何安靜 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副站長、北京科技大學副教授
從中國社科院博士后流動站出站后,我通過人才引進至北京科技大學工作。感謝共青團蕪湖市委搭建的平臺,我將發揮個人專業優勢,積極創造條件,整合力所能及的資源,為蕪湖的發展貢獻力量。蕪湖是我的故鄉,我對這片土地有著真摯而深沉的愛,我相信魅力蕪湖會發展得更好!
潘 浩 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副站長、人民網人民體育融合產業中心主任
擔任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的副站長,首先是對自己蕪湖人的身份認同,這一點也是在外的所有蕪湖人的普遍共識,愿意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其次是非常贊同共青團蕪湖市委搭建以青年人才為對象的溝通平臺這一舉措。青年,人才,這兩者的交集,是活力,是希望,是奮斗,我們共同把青年人才工作站建設成為離蕪湖最近的“家門”。我本身在人民網工作,也愿意積極推動人民日報社、人民網與蕪湖市各界人士進行深入溝通與交流。老鄉親,家鄉情,未來可期!
后 銳 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副站長、安徽厚博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不負韶華,歲月可期。此次擔任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副站長,倍感信任,同時也深感身上的責任。“十四五”背景下,蕪湖市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我們作為蕪湖籍在北京的創業青年,既要把家鄉的優勢宣傳出去,也要幫助把外地的優秀項目、優秀人才招引回來。我們工作站的小伙伴們將攜手,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蕪湖起飛”!
盛 安 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副站長、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2019級本科生
很榮幸擔任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的副站長,我就讀的是車輛相關專業,也知道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蕪湖的首位產業,產業發展,求賢若渴。作為副站長,同時也作為一名車輛相關專業的學生,今后無論是繼續深入科研,或是選擇其他的發展路徑,我都會努力為蕪湖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楊賢亮 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員
2012年,我從蕪湖一中畢業踏上求學之路,2019年碩士畢業于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目前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從事運籌學問題的研究。雖然我現在在外企工作,但是我們和國內企業的合作很多,幫助他們解決實際應用中的資源調配、策略選擇和成本壓縮的問題。作為土生土長的蕪湖人,我由衷地希望能為家鄉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錢揚會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檢驗科、輸血科主任
我的老家在無為市紅廟鎮,2004年大學畢業來到北京,一直從事醫療工作。非常榮幸也非常幸運加入到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這個組織中來,認識了一批非常優秀的蕪湖籍在京老鄉。通過共青團蕪湖市委的介紹,我也更加了解了家鄉的歷史文化和當前的發展機遇,作為一個蕪湖人,應該承擔起助力家鄉發展的責任。不管走多遠,家鄉永遠是我們最眷戀的歸宿,我們熱愛家鄉蕪湖,更希望家鄉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越變越年輕、越變越美麗,成為安徽省乃至全國一顆璀璨的明珠!
李 晶 北京體育大學國際體育組織學院英語系副教授
我18歲離開蕪湖上大學,至今在北京的時間比在蕪湖的時間還要長,但是一個人在青少年時期的記憶是最深刻的,家鄉的養育也是刻入骨髓的,一輩子都難忘鄉音、鄉愁、鄉情。每次回到蕪湖,都能感覺到蕪湖發展的速度、力度和城市的溫度。青年人才工作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再次體現了蕪湖這座既古老又創新的城市對人才的渴望和尊重,對外鄉游子的關心和期待,我們也愿意盡我們的力量為蕪湖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劉 偉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期盼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進一步挖掘蕪湖籍在京各領域的人才資源,多渠道為在京青年人才了解蕪湖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信息服務,引導在京青年人才在外不見外、離鄉不離情,心系蕪湖發展。我將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在為北京及各省市規模企業提供法律服務的同時,以行走的蕪湖名片為己任,為家鄉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喬 鏢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熱泵與蓄能應用中心副總工程師
本人長年從事低碳節能工作,近年來由于工作關系較為頻繁地回到安徽,見證了家鄉的快速發展,江城蕪湖以全新的姿態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感謝共青團蕪湖市委搭建的交流平臺,作為土生土長的蕪湖人,我也迫切地希望能夠為家鄉的發展盡到綿薄之力,為蕪湖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添磚加瓦。
李星星 中國科學院大學大氣物理管理所研究院博士后
身為蕪湖人,通過蕪湖市青年人才工作站(北京站)的成立儀式,我對蕪湖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規劃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看到家鄉發展得這么好,我感到非常的驕傲!與此同時,我也會努力為家鄉發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可以看到蕪湖的優秀,來到蕪湖,留在蕪湖,祝家鄉越來越好!
汪 夷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交學專業2019級本科生
在我的成長生涯中,蕪湖市給我們青年提供了許多機會,助力我們更好地發展。在大一和大二的暑假,我都參加了由共青團蕪湖市委牽頭舉辦的“揚帆計劃”大學生政務實習活動,在蕪湖市外事辦實習了兩個月,這段經歷讓我受益匪淺,對外交外事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此次設立在京青年人才工作站,更是為我們在京求學的蕪湖學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作為即將踏入社會的蕪湖籍大學生,我希望自己畢業后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用自己的所學所得回饋家鄉,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來源:蕪湖共青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