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精選資訊官方帳號
安徽師范大學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畢業生寧嘉惠自己也沒想到,短短幾年,她會從一名支教大學生變成一名世界500強企業的新成員。
2018年8月,寧嘉惠志愿去四川涼山支教。一年后,她回到母校,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并于今年6月完成論文答辯。
說起自己的就業經歷,寧嘉惠用了“特別順利”來形容,簡簡單單四個字,不僅源于母校所在城市蕪湖的“紫云英人才計劃”,更源于自己對蕪湖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
讀書期間,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寧嘉惠,一邊兼職輔導員,一邊在校團委工作,現在回過頭來,研究生三年的校園生活,讓她頗有感觸,“找工作一般都是多條腿走路,除了蕪湖,畢業前夕也曾關注過其他城市,但最終還是選擇留了下來。”
“之所以選擇留下,多半要歸功于蕪湖這座城市的誠意滿滿。”寧嘉惠補充道,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七年時間對于我來說,這里不亞于自己的第二故鄉。
畢業之后順利就業,寧嘉惠算是同學中的幸運兒。面對當前“就業難”和“招人難”并存的現象,她的同班同學在畢業前夕,有的選擇考公務員,有的打算考事業單位,也有的決定繼續深造讀博。
“目前就業市場崗位需求和求職需求有時不能完全匹配,但很多新的渠道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機會。雖然有困難,但依然充滿希望。”寧嘉惠說。
經濟運行的向好發展,很大程度上有力拉動著就業復蘇。
受疫情影響,一些畢業生實習遇阻、考公競爭愈發激烈……多重因素疊加導致不少畢業生出現就業焦慮,甚至出現了“畢業即失業”的心理陰影。
為了破除畢業生的后顧之憂,安徽師范大學扶上馬、送一程,著力打通畢業生就業的“最后一公里”。
學生在哪里,就業服務就在哪里。
針對特殊的客觀情況和學生的具體訴求,安徽師范大學多措并舉,拓寬就業渠道,優化就業服務,緩解畢業生的焦慮。
與此同時,蕪湖市也先后出臺“紫云英人才計劃”等穩崗擴就業政策舉措,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加快行動中,穩住就業“基本盤”。
數據統計,今年以來,蕪湖市通過集中服務不斷線、密集招聘送崗位等措施,組織就業崗位進校園,提供線上線下招聘服務,面向應屆畢業生募集優質企業崗位近3萬個、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崗位事業單位崗位1000個、市屬國有企業崗位140個。
同時,進一步完善“紫云英”人才政策線上申報系統,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補貼、“零材料申報”“即申即享”,鼓勵引導畢業生在蕪湖市就業創業。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全市新招引2.98萬名高校畢業生就業,兌現各類大學生就業獎補4300萬元。
就業是民生之本,保就業就是保民生。
通過加快實施拓崗計劃,蕪湖市還拿出了崗位推薦、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幫扶措施,匯聚形成穩就業促就業的強大合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幫扶1.29萬名失業人員、2405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并開發就業見習崗位1970個、短期就業見習崗位300余個,已安排977名大學生上崗。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