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聲中那南風吹來,校園里鳳凰花開……”又是一年畢業季到來,6月22日安徽師范大學校園里,別離的傷感、祝福的溫情、青春的歡揚,交織在一場嚴肅而活潑的畢業典禮中。
6月22日上午,安徽師范大學2022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該校大禮堂舉行,這是特殊的畢業季里一場特別的畢業典禮,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見證和分享安徽師范大學7049名本科畢業生、2071名碩士畢業生、56名博士畢業生和14名畢業留學生的喜悅與榮耀。校黨委書記胡朝榮主持典禮,“院士校長”李亞棟向畢業學子送上寄語祝福。
一場特別的畢業典禮:線上與線下同聚
走在今天的師大校園里,移步換景,處處呈現畢業季的元素:“我們畢業啦!”的背景墻前,穿著黑、藍、紅各色畢業服的畢業生駐足合影,在嬉笑中擁抱,在擁抱中祝福,青春飛揚,永不散場。
微信圖片_20220623093545.png (1.13 MB, 下載次數: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3 09:38 上傳
“大學才幾年,疫情占三年。”在學子的慨嘆中,卻也看不到無奈和失望,眼神中更多的是堅定和責任。一位在現場的畢業生告訴大江資訊記者,他們是首批00后畢業生,充滿期待進入大學校園,卻也經歷了云課堂、云實驗,還有今年好多場的線上招聘會,今天又參與了一場云畢業典禮,四年時間,與“云”相伴三年,卻也有另一番體會,增添別樣的人生感悟。
微信圖片_20220623093549.png (1.15 M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3 09:38 上傳
人生的境遇無法預料,但與我們人生相逢的每一場境遇都是課堂。在與一位老師的交流中,他對這屆畢業生點了一個大大的贊,疫情雖影響本應精彩紛呈的大學生活,但他們積極配合、迎難而上,敢于擔當、甘于奉獻,這就是青春的力量。“這一堂課,2022屆學子都是滿分。”
“因疫情防控要求,今年畢業典禮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請沒能來到現場的同學、老師和家長朋友們諒解!”畢業典禮上,院士校長李亞棟的寄語情真意切。鳳凰花開,畢業季來,各奔前程。但此刻,9000多名畢業學子在線上線下的典禮上齊相聚。
一份特別的畢業生發言稿:尊重與珍惜
“很榮幸能站在這里,代表所有的留學生作畢業發言!我在安徽師范大學從本科讀到碩士,一轉眼已經7年,今天終于畢業了。”留學生艾伊絲在畢業典禮上作為學生代表發言,她來自土庫曼斯坦。
微信圖片_20220623093554.jpg (180.59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3 09:38 上傳
在艾伊絲的發言中,大江資訊記者能深切感受到她對安徽師范大學、對這所學校所在的城市充滿了信任與摯愛。“我和其他留學生一樣,懷著對東方古老文明的向往,來到這里求學。
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最有魅力的語言之一,安徽師范大學的老師不僅教會了我漢語,指引我學習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更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片美麗的土地。”艾伊絲滿懷感激地稱,因為疫情,她已經快4年沒有回家了,非常思念家人。但在這里也結識了很多中國的同學和朋友。
在安徽師范大學的時光里,參加各種校園文化活動,還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去奇瑞、去鄉村,去感受中國新時代日新月異的發展,還到古城看非遺,去體驗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在我的心中,蕪湖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個故鄉。”
微信圖片_20220623093558.jpg (272.29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3 09:38 上傳
為什么說這是一份特別的畢業生發言稿?當艾伊絲發言結束,大江資訊記者向她要來發言稿時,記者看到,這份發言稿上不少漢字上方備注了拼音與音調。艾伊絲告訴大江資訊記者,她的專業是漢語國際教育,學習“最古老、最有魅力也是最難學”的漢語和漢字,應對了不少挑戰,做了這么多備注,是對自己專業的尊重,也是對這場典禮的尊重,更是對每一位同學友誼的珍惜。
院士校長的第一份畢業寄語:情真與意切
梔子花開時,啟程再出發,未來皆可期。畢業典禮上,安徽師范大學校領導為畢業學生代表撥正流蘇,并留下珍貴合影。院士校長李亞棟代表全體教職工向2022屆畢業學子送上寄語祝福,而這也是院士校長的第一份畢業寄語。
微信圖片_20220623093603.jpg (132.88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3 09:38 上傳
“12天前剛接受聘任回到母校擔任校長,今天很高興在你們莊嚴的畢業典禮上講幾句話。36年前,我也是從這里畢業,沒有畢業典禮,拿到工作派遣證,心有不甘地回到家鄉中學任教。”在這份畢業寄語中,李亞棟院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感悟對每一位學子寄予厚望: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多大的心懷,才能做多大的事,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報。
微信圖片_20220623093606.png (1.02 MB, 下載次數: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3 09:38 上傳
“厚重樸實、至善致遠、追求卓越、自強不息”的精神始終激勵著我奮發圖強,勇往直前。李亞棟院士說,今天我也把這句話送給我們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有我們師大人的樣子!他也對師大學子提出四點期許:
005KvAqily1h3hb00f3ujj335s23unpe.jpg (168.08 KB, 下載次數: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3 09:59 上傳
一、求真務實,堅持獨立思考。衡量你們是否畢業,有沒有獲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是一個方面,而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看你們有沒有學會獨立思考。學會了獨立思考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獨立思考并不是自以為是、固執己見,而是一種理性的、科學的思維方式,是尋求發現問題,并帶著問題和批判去探尋、分析和求證。堅持獨立思考,就要尊重科學、尊重歷史、尊重知識,不盲從、不跟風、不迷信,敢于否定、敢于批判、敢于創新。要做到獨立思考,就要求我們多讀書,與時俱進,保持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不斷豐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識,成為受人尊敬的有知識、有學問、有見識的知識分子。
005KvAqily1h3hb0cdoktj335s23u7wj.jpg (200.28 KB, 下載次數: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3 09:59 上傳
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實現你們人生的理想。志當存高遠,人生的理想、志向和抱負,是你奮斗目標和前行的動力,你的理想和追求,決定了你的品位和格局,最終將可能決定你人生的高度和厚度。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我們師大人無論今后你在什么崗位,要有大胸懷、大格局、大擔當,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自覺把個人追求與社會需求相統一、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相結合,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永遠堅持做創造價值的事情。
005KvAqily1h3hb0ikzypj335s23u1kz.jpg (190.43 KB, 下載次數: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3 09:59 上傳
三、書山有路勤為徑,把勤奮當作習慣養成。愛因斯坦說:“在天才和勤奮兩者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她是幾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在這一點上我自身也有著深刻的體會,從一名普通中學教師到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最深的感悟是,勤奮改變命運,只有在你的人生中,堅持勤奮,堅持獨立思考,真正做到了異常勤奮,付出了遠超常人的努力,才能實現你人生的理想、目標。同學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相信只要你們學會把勤奮當作習慣養成,在不久的將來,你們當中必將涌現出一大批“母校以你為榮”的師大人,學校將以你們為驕傲!
005KvAqily1h3hb067grrj335s23ub2a.jpg (153.16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3 09:59 上傳
四、自律自強,始終胸懷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嚴格自律是師大人最基本的素養。古今中外,不自律的人,不僅難成大事,甚至會出大事,自毀前程。自律關鍵是要心存敬畏,遵紀守法,不破壞制度,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不膽大妄為、不自以為是、不為所欲為。一個人只有心存敬畏、懂得自律,才會慎言慎行,才會走得更穩、走得更遠。希望大家常懷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堅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就能做到:在逆境時善待自己,在順境時善待他人。也就是前輩所提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做人準則。
時序更替,歲物豐成。愿每一位學子與青春為伴,無畏前行,人生的腳步向前,每一步都新是起點,踏上追尋理想的列車,攜夢起航,去奔赴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來源:大江資訊、@安徽師范大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