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安徽省氣象臺宣布,6月19日起,安徽沿江江南正式進入梅雨期。作為長江中下游的蕪湖,也即將迎來一年中陰雨連綿、高溫高濕的季節。
微信圖片_20220620092357.jpg (200.42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0:00 上傳
蕪湖:接下來一周都有雨
古人稱“梅子黃時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都會出現梅雨。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稱其為"梅雨"。但梅雨不止中國獨有,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也會出現這樣的氣候現象。持續連綿的陰雨、溫高濕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蕪湖人對梅雨再熟悉不過。此時節,天空連日陰沉,降水連綿不斷,時大時小,日頭變得稀缺、珍貴。這不,剛剛入梅,看蕪湖的天氣預報,接下來一周都有雨或陣雨的天氣。20日我市中雨,南部地區暴雨,21日陣雨,22-23日雷陣雨,24日小雨。
微信圖片_20220620092404.jpg (210.25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0:00 上傳
這些提醒請查收
雖然下雨,但氣溫依然較高,天氣并不涼爽。這也是梅雨季令人討厭的地方。空氣濕度大、溫度高,人體舒適指數低,身上總是黏黏糊糊的,還會感到胸悶。這樣的天氣,不利于好的睡眠,難免會讓人有倦怠、疲憊感。梅雨天氣與秋天的秋高氣爽可以說是正好相反。
◆ 高溫高濕的梅雨期,建筑物和衣物等物品容易潮濕、發霉。很多蕪湖人對梅雨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家里陽臺上那一件件總也晾不干的衣物,以及地板、墻壁的潮濕、衣櫥里的霉味。長期在高溫潮濕環境下生活容易引發濕疹、皮炎等皮膚病。
◆ 食物也不容易保存,很容易腐壞,不小心食用會對腸胃造成損傷。
◆ 梅雨帶來的大量雨水,可能會導致山體滑坡、道路積水等危險,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 對農作物而言,此時節光照不足,影響生長發育,若排水不及時可能會被淹死。
6月江城:防汛進行時 6月是長江中下游的主汛期,對濱江之城蕪湖來說,每年此時防汛成為頭等大事。從歷史上看,6月下旬到7月上中旬,整個長江上中游來水和蕪湖本地的梅雨期降水,決定著江城的防汛形勢。
微信圖片_20220620092442.jpg (123.32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0:00 上傳
▲6月10日的濱江公園。楊大偉/攝
數據顯示,2020年安徽省沿江江南6月2日入梅后,出現了持續性降水,范圍廣、強度大。6月2日-23日,全省平均降雨量290毫米,是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的。2021年,安徽沿江江南6月10日入梅后,也迎來了一次較明顯的降水過程。
微信圖片_20220620092800.jpg (74.84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0:00 上傳
▲6月18日夜的濱江公園。李賈/攝
日前,長江蕪湖段水位明顯上漲,部分親水平臺已淹沒,江邊拉起了警戒線。水面變得十分寬闊,水勢也變得洶涌。據預報,未來十天受大氣環流影響,雨帶不穩定,沿著長江南北擺動幅度大。山區局部江水強度大,可能引發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和城鄉積澇等次生災害,相關部門還要做好應對準備。(今日蕪湖)
★添加下方豆豆微信了解更多房產信息★
↓↓↓↓↓↓
2ab9fe0a091745445637906f64140b4.jpg (43.3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6-20 10:02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