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蕪湖職工醫保門診有新規
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安徽省人民政府先后出臺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指導意見及實施辦法,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正式提上醫保民生工程議事日程。2022年3月,省醫保局、省財政廳聯合印發實施細則,進一步確定了我省門診共濟政策覆蓋范圍、個賬計入、待遇保障、醫保結算、監督管理等具體政策,并要求2022年7月1日正式執行,而我市的具體政策也呼之欲出。
新政看點集中在哪里?大江資訊記者采訪了市醫保局,帶您先睹為快:
總的來說,門診共濟政策通過“一增加”“一減少”的“騰籠換鳥”方式,實現職工醫保門診報銷觸手可及;同時通過“小共濟”“大共濟”的雙軌保障,增加職工參保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新政看點
“一增加”體現為增設門診統籌保障制度。門診共濟政策執行后,參保職工普通門診就醫政策范圍內費用超過800元以上的部分,將根據就診的定點醫療機構級別,按照50%-65%的比例進行報銷,年度報銷限額2000元。
“一減少”體現為個人賬戶劃入額度減少。改革后,以統賬結合模式參保的在職職工按照繳費基數的2%劃入個人賬戶。單位繳納的職工醫保費全部計入統籌基金,不再計入個人賬戶;退休職工個人賬戶按照每月70元的標準定額劃入。
“一增加”“一減少”在沒有改變單位繳費和政府投入的情況下,通過個人賬戶劃入減少調劑基金用于門診保障,實現參保職工普通門診醫療費用納入報銷。據測算,門診共濟政策執行后,每年將減少我市參保職工至少5000萬元的普通門診費用支出。
“小共濟”體現為“個人賬戶、全家共濟”。門診共濟政策明確規定,參保職工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從職工本人拓寬到用于支付職工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藥機構就醫時發生的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等費用及參加居民醫保等的個人繳費,實現家庭成員之間的共濟保障。
“大共濟”體現為“個體參保、社會共濟”。在全體職工醫保參保人群范圍內實行普通門診共濟保障,個人賬戶的單位繳費劃入部分,不再劃入醫???,而是放入共濟保障的“大池子”里,由全體參保職工共同使用,更加有效提升醫?;鹗褂眯剩l揮社會保險互助共濟功能。
建立健全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是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具體要求。下一步,我市將嚴格按照省醫保局統一部署,做好系統開發測試、個人賬戶關聯使用、處方流轉信息平臺建設等相關工作,確保門診共濟保障各項功能順暢實現。
來源:大江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