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役七載,時間并沒有磨去他曾經作為一名軍人的志氣和勇氣,雜而繁的工作并沒有擊退他干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雖為壯漢卻并不妨礙他擁有一顆細膩而柔軟的心,他始終能急百姓之急、解群眾之惑,他是工作上的“有心人”、困難群眾的“貼心人”,他就是籍山鎮黨委委員、創建辦主任李小忠。
退伍不褪色 敢啃“硬骨頭”
面對困難,有人畏縮不前,有人勇毅篤行。他無疑是后者。2012年4月,他以士官身份轉業到家鄉南陵后,主要在籍山鎮從事文明創建工作。文明創建,可謂千頭萬緒,“雞毛蒜皮一大堆”。作為縣城所在地的籍山鎮,相較于其他兄弟鎮而言,文明創建工作任務可謂更加的煩、雜、重,月月都測評、層層有考核。除了應對上面的考核檢查,還要對下設的村進行考核。諸多考核不僅僅只停留于室外的布置落實整改,還有一摞一摞的軟件資料需要完善。除此之外,還有學雷鋒志愿服務月、道德大講堂、美麗鄉村大舞臺等各種活動需要開展。面對一系列繁瑣的工作,軍人出身的他,總是鎮定果敢、心細如發。
古人曰:“舉綱持領,事無不定。”出入他的辦公室,大家總能看見墻上掛著一塊寫字板,上面清楚標注著每半個月的工作計劃、人員分工,任務清楚、分工明確。他通過掛圖作戰的方式,讓大家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做什么,相對于簡簡單單地布置任務,這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途他還會進行跟蹤督促,對完成情況實行銷號管理。每月定期召開一次講評會,部署工作、講解問題,并組織大家對文明創建應知應會內容進行測試,達到學以致用、提升工作水平的目的。正是有了他的科學管理、嚴謹的作風,才使全鎮文明創建工作忙而有序。
“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他深知,要想帶好一支隊伍,必須以身作則。針對該鎮創建辦的同事八成以上是退伍軍人這一特點,在隊伍建設上,他全面實行軍事化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效率高、執行力強、退役不褪色的高素質“兵哥”團隊。他更是從自己做起,每天早晨5點鐘就起床,7點不到就到了單位,總要比別人提前1小時開始工作,中午經常不回家休息,晚上還經常主動加班。正是因為如此,一項項急難重的任務總能迎刃而解。正是有他和隊友們的共同努力,籍山鎮的文明創建工作才能屢創佳績。該鎮文明創建和農村清潔工程兩項考核位列我縣第一,連續兩年榮獲蕪湖市文明創建工作先進鎮稱號,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文明村鎮。
心系困難群眾 甘當“貼心人”
面對老百姓的切身問題,有人置之不理,有人滿口應付,而他則是聽在耳畔、急在心頭,并想方設法去解決。他始終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子弟兵”,始終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家住西門鼓樓醫院后面的老大爺,反映那里有長年積存的垃圾,無人問津,導致臭氣熏天。為解除老大爺的生活煩惱,他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組織志愿者,對多年的遺留垃圾進行清理,并配置了垃圾桶,還不定期的去督促檢查,這一區域的環境衛生得到了明顯改觀。只要是有關老百姓的事,不管是分內還是分外,他總是不厭其煩的盡最大努力地提供幫助,協調解決問題。熱情周到的服務,也使他成為了群眾心中的“貼心人”。還有一些群眾主動要求加他微信,反映身邊的一些小事、難事。對此,他始終認真聆聽、疏導情緒、盡力解決,以自己的辛勞付出贏得群眾的舒適滿意。
屬于農村環境“三大革命”之一的農村改廁,是一項涉及面廣、牽涉農戶多的民生工程,他從本職出發,切實解決問題,努力將這一民生工程辦成人民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在該鎮農村改廁過程中,面對化糞池面層安全問題,出現百姓不支持改廁的現象,他充分聽取群眾意見,走訪先進單位,學習先進經驗,經過琢磨研究,對化糞池面層采取“凹槽式+市政污水井蓋”的模式,創新研制出“便捷式可調蓋板”,并于今年3月22日獲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由于切實為群眾著想,贏得了群眾的支持,使得改廁工作在全鎮快速推進。原先縣下達至2020年完成的改廁目標任務,通過努力,該鎮提前兩年完成26個村5154戶農戶改廁和2個行政村公廁任務。在全省農村環境“三大革命”會議上,該鎮農村改廁工作還受到省住建廳有關領導的高度評價。
志愿服務 奉獻自己溫暖他人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他深知,要想做好志愿服務,光靠一兩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在他的倡導下,籍山鎮于2013年8月成立南陵縣春谷雨志愿服務隊,現有注冊志愿者2156人。為使更多的群眾享受到志愿服務帶來的便利,他不斷創新服務舉措,將學雷鋒志愿服務與創新社區治理結合起來,在逸和、和順、光明、陽光、通濟等小區定點定時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并輻射到惠民社區、和順社區、大港村等城郊村居,組織志愿者們開展義診、修鞋、修傘、磨刀、免費理發、法律咨詢、政策宣傳等方面服務。每到一處,居民都高興地說:”“你們都是‘活雷鋒’啊!”
與此同時,他還發揚敢于擔當精神,將志愿服務與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移風易俗、農村“三大革命”等中心工作結合起來,確定服務項目,組織志愿者開展“訂單式”服務。通過深入背街小巷、社區樓院、公共場所、城鄉結合部、田間地頭等區域,常態化開展“服務困難人群 助力脫貧攻堅”、“共創青山綠水”、“清潔城鄉 美化家園”、“垃圾分類我先行”、“小手牽大手 共建美麗家園”、“保護母親河漳河”、“我為村居添新綠”、“綠色出行 低碳生活”等多項公益活動,有力地助推了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
服務隊志愿者們那無私的奉獻精神,如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溫暖著他人;如一縷一縷明媚的陽光,讓困難的人群切身感到“人間自有真情在”。五年來,該志愿服務隊秉承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理念,組織開展各類“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場次,總服務時間51萬多小時,志愿服務宣傳受眾達21萬余人。該志愿服務隊1人被評為市崗位學雷鋒標兵,8人被評為縣優秀志愿者。同時該志愿服務隊也成功入選省十佳學雷鋒志愿服務優秀典型!
迷人的彩虹離不開大雨的洗禮,豐碩的果實來自于辛勤的耕耘。在致力于文明創建的道路上,在解百姓之憂的征程中,他團結帶領一班人,以“滴水不息能穿石”的韌勁,以“萬折必東不回頭”的堅毅,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懼”的勇氣,使得全鎮文明創建工作取得驕人業績,百姓提起他的名字都會豎起大拇指。他本人因成績突出,先后于2016年、2018年被中共南陵縣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7年被南陵縣文明委評為“崗位學雷鋒標兵”,2018年被南陵縣文明委評為“最美志愿者”。
【來源: 《南陵周刊》】
高濤濤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