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這個網紅公園擴建了!
改善周邊水質,美化城市景觀,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一期(江東水生態公園)既有“顏值”更有“內涵”,這里也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網紅打卡點。據了解,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二期建設正酣,已完成工程量的80%,預計2023年春節前向市民開放。
微信圖片_20221027083913.png (1.8 MB, 下載次數: 3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7 08:41 上傳
▲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一期
顏值再提升
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二期位于港一路以南,長江路以東,銀湖北路以西,伊頓津橋小區以北,在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一期的東側。
微信圖片_20221027083938.png (1.66 MB, 下載次數: 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7 08:41 上傳
▲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一期
項目建設施工負責人陳學峰表示,公園二期總占地面積約40公頃,是一期占地面積的2倍多,項目建成以后,生態涵養湖、潛流濕地、排水工程、親水平臺、自然駁岸、人行橋、景觀亭、漫步棧道、公共廁所、羽毛球場、籃球場、運動公園、文物保護區等將一應俱全。
微信圖片_20221027084139.png (1.36 M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7 08:42 上傳
▲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二期效果圖
隨著占地面積的增大、建設內容的增多,相比于公園一期的風景,二期將更加秀麗靈動,顏值會再度提升。
內涵更豐富
同公園一期一樣,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二期也承擔著凈化朱家橋污水處理廠尾水的功能。
微信圖片_20221027084242.png (841.5 KB, 下載次數: 3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7 08:44 上傳
▲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二期
大江資訊記者了解到,生活污水經過朱家橋污水處理廠的凈化后已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但它沒有被排入長江,而是流入江東水生態公園,公園內濕地快速生長的水生植物將過濾掉剩下的污染物,3~4天后,水質達到了地表水Ⅳ類標準,然后流進城市內河,稀釋濃度后再匯入長江。
微信圖片_20221027084307.png (1.96 M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7 08:44 上傳
▲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二期施工現場
公園二期日處理尾水能力為8萬噸,相比于公園一期日處理能力翻了一番,經過生態濕地,輔以活水過濾系統,形成交錯的激流、緩流區域,結合水下森林、貝類治污,提升水體自凈能力,最終出水補充至城市水系,通過這些系統和流程,公園二期處理能力不僅明顯增加,內涵也更加豐富。
鞏固提升城區水環境 蕪湖在行動
據悉,蕪湖市大力開展水環境鞏固提升(1+8)專項行動,以提升城區水環境。據蕪湖市排水管理處相關科室負責人張恒濤介紹,此項行動核心工作就是城區水系連通和活水循環。
微信圖片_20221027084443.png (811.1 KB, 下載次數: 3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7 08:46 上傳
▲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二期
水系連通是指將城區水體科學的溝通、連通,形成更大的循環體系,提升水流動力;活水循環是指將優質的水資源引入城區水體,以起到改善凈化水質的作用。
微信圖片_20221027084455.png (1.08 M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27 08:47 上傳
▲朱家橋尾水凈化生態公園二期施工現場
目前除了外江外河的自然水體,更重要的就是充分利用污水處理廠的尾水。例如朱家橋污水處理廠的尾水,經過公園一期和公園二期的“凈化提升”,最后回用至城區水體,以達到活水保質的目標。
張恒濤表示,建設尾水凈化生態公園(濕地公園)一方面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自然、親水、休閑、娛樂場所,更重要的是可以為城區水環境治理工作源源不斷地提供優質水資源。兩期尾水凈化生態公園建成后,我市再生水可利用量將達到12萬噸/每天,這對于城區水環境治理和黑臭水體消除意義重大。
來源:大江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