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打造15分鐘就診圈 “家門口”的發熱門診已達980家
“阿姨,你肺上沒有陰影,不用太擔心,肺紋理增多應該是支氣管炎導致的,我給你開點藥,化痰止咳的。”2023年1月10日上午,在市鏡湖新城社區醫院的一樓,張清醫生一邊指點著顯示屏上的透視片,一邊安慰患者。
作為影像科的負責人,她每天需要用DR設備拍片10多人,絕大多數是因為新冠咳嗽而來的。“高峰期的時候,一天最多拍50余人。雖然忙碌,但方便了大家,不用去大醫院排隊。片子出來有問題及時轉診,沒問題人就安心了。”
微信圖片_20230111083753.jpg (91.09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1 08:38 上傳
在社區醫院的二樓,發熱門診的值班醫生張致原正詢問患者病史,并給他量體溫。記者看到,這層樓原先的6間全科診室里,3間改造成發熱診室,排隊的患者不多,都能遵守“一醫一患”的規定。“現在一天大概20多人。前段時間,我們每天上班10小時,午間不歇,最多接待發熱患者近200人次,有八旬老人,也有周歲的幼兒”,張致原回憶說。
記者從市衛健委醫政科獲悉,2022年12月9日,蕪湖首批54家基層發熱門診率先開診。截止到去年12月底,全市已設置發熱門診達980家,其中二級以上醫院50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30家,在全省率先做到了所有醫療機構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兒童發熱門診和診室數量全部達標。如此,實現了15分鐘發熱就診圈,方便了發熱患者就近看病。
微信圖片_20230111083830.jpg (89.01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1 08:39 上傳
政府的布局規劃與基層醫護的堅守付出,帶給了江城百姓極大的方便與安全感,也在特殊時期緩解了綜合醫院的壓力,減少了人員集聚、等候時間長、交叉感染風險高等問題。現在,居民可通過百度、高德電子地圖等,快速查找附近的發熱門診,一般發熱就近即可就醫。
以鏡湖新城社區醫院為例,其所轄荊山街道、赭麓街道、大礱坊街道共11個社區,直接服務居民64000人。醫院負責人袁清華介紹說,“基本都在15分鐘電動車車程內”,“現在看病走來就看,高峰期有醫護減員等問題,但最長等待時間也不超過45分鐘。”
記者了解到,作為基層醫療機構,發熱就診高峰過去后,他們目前的工作重點已轉為哨點監測、陽康后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等工作。袁清華說,醫院成立了10支巡回小分隊,每隊配置一醫一護,已上門服務300人次,“對于高齡、幼兒、孕產婦等重點人群,轉陰后也需要注意恢復,我們上門測血糖血壓、指導家庭制氧機的使用,提供專業指導和心理疏導。”
微信圖片_20230111083912.jpg (105.02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11 08:40 上傳
當天記者的采訪過程不時會被來電“打斷”,袁清華的手機背面貼著“防疫專用電話,只接不打”。看到記者疑惑,他解釋說:“醫院添了2部專門用于接聽居民咨詢的電話,現在陽康休養的問題比較多,比如睡眠不好、連續咳嗽之類的,我們都盡量回答。加上醫院的座機和醫生個人手機,一天差不多能接七八十個電話。”這兩部手機24小時開機,成為基層醫療服務的溫情延伸。
目前,全市的基層發熱門診進行了一定的資源整合,但仍處于應開盡開的狀態。各大醫院則將實施“三診合一”,發熱門診、門診、急診統一整合,高效服務群眾,進一步增強防疫救治能力,提高居民的就醫便利性和獲得感。
來源:大江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