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天門山景區,將有非凡變化!
天門山雄踞蕪湖北郊長江畔,位于蕪湖經開區境內,因李白《望天門山》一詩而天下聞名,今年安徽中考,還將這首詩放進語文考題。千百年來,以其獨有的山形水勢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來此遨游題詠。如何能讓曾經的蕪湖十景之一“天門煙浪”成為人氣旺地?讓聞名遐邇的天門山吸引天下客?大江資訊記者最新獲悉,對此蕪湖已經有了戰略謀劃。
640.jpg (183.66 KB, 下載次數: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19 09:26 上傳
天門山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之并稱。兩山中以東梁山最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日前,大江資訊記者來到東梁山腳下,看到的景象一如1000多年前李白所見。
640 (1).jpg (171.92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19 09:26 上傳
山南側草木葳蕤肆意生長,山花自由地開放凋謝。附近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也有很多帶遮陽棚的騎行自行車,幾位保潔人員在打掃衛生,不時有景區小火車駛過,詩仙李白雕像凝視滾滾長江。
《 望天門山 》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640 (2).jpg (377.71 KB, 下載次數: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19 09:26 上傳
得天獨厚的山形水勢,詩仙代言加持,天門山應該更有人氣、更有作為,向真正聞名天下更進一步。
蕪湖十景之一的“天門煙浪”
最新規劃來了
根據蕪湖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天門山片區以生態用地為主,是蕪湖市濱江沿線一處較大規模的生態版塊。
640 (3).jpg (91.82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19 09:26 上傳
記者進一步從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作為蕪湖市長江沿線(青弋江以北段)天門山節點城市設計之一,天門煙浪將以“國字頭”重大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為牽引,探索打造一個江河間、圩田里,創新實踐生態文明理念、面向未來生活方式的先行示范區。
640 (4).jpg (128.35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19 09:26 上傳
“國字頭”就是去年3月開工建設的中國(蕪湖)長江漁文化博物館,填補了長江流域漁文化博物館的空白。博物館位于天門山東側,占地約486畝,集收藏、展示、研究、科普等功能為一體,是展示長江大保護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
640 (5).jpg (135.37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19 09:26 上傳
△正在建設中的全國唯一的長江漁文化博物館,就在天門山風景區腳下。
歷史上,長江大橋以北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好,擁有大面積的“塘浦圩田”。臨近天門山風景區,片區內以村莊、圩田景觀為主,是蕪湖市內長江和扁擔河相距最近的區域。規劃顯示,未來將全面恢復天門山周邊自然環境,修復傳統塘浦圩田肌理,打通與扁擔河的生態聯系:
沿著江灘,將打造一片碳匯生態林場;
漁文化博物館的南面將打造東梁“零碳”文旅村落;
博物館的東面、北面,將規劃成三片天門山稻漁數字化種植基地,實現傳統人居與現代先進低碳技術結合,傳統圩田與現代高效農業技術相結合。
640 (6).jpg (113.37 KB, 下載次數: 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19 09:26 上傳
640 (7).jpg (252.06 KB, 下載次數: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19 09:26 上傳
640 (8).jpg (124.54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19 09:26 上傳
640 (9).jpg (156.75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6-19 09:26 上傳
△查看現在的天門山景區
未來的天門山,不僅有李白的詩句,江南圩田水鄉的秀麗,更會成為沿江生態典范,中國悠久漁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展示基地。
來源:大江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