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裕口后街,長航新村-裕口街,鳩江區裕溪口街道辦事處,水泥,一般道路, 280,6。因位于裕口街之后,故名。建國初得名。
132、車站街,沿江北路-鐵路(七股道),鳩江區裕溪口街道辦事處,水泥,一般道路,300,4。建國前建街,淮南鐵路東站故名。
133、新教里,黃山中路-春安路,鏡湖區,水泥,130,3。抗戰時建路,1953年取現名。
134、七更點,平安里-永平里,鏡湖區,水泥,216,2.5。清乾隆南游至此休歇,后以此地七更頂梁柱命名。
135、朱家塘,楊家巷-小營盤,鏡湖區,水泥,261,3。清咸豐年間,此地多塘,因建朱祖祠堂而得名。
136、平安里,花津橋-上二街,鏡湖區,水泥,300,2。1915年此巷遭大火,后取名平安,以示吉利。
137、花津橋,花津北路-上二街,鏡湖區,水泥,197,2。1940年因橋得名。
138、永平里,七更點-上二街,鏡湖區,水泥,86,2。1912年王姓納妾,字永平,故名。
139、興隆巷,狀元坊-三圣坊,鏡湖區,水泥,177,2。清末,商業集中,生意興隆,故名。
140、楊家巷,九華中路-上二街,鏡湖區,水泥,363,3。1821年,楊氏兄弟兩人于此建宅,故名。
141、仁壽里,小營盤-小營盤西,鏡湖區,水泥,29,2.5。1616年,張氏百歲壽辰,頌其仁者多壽,故名。
142、小營盤,上二街-棗樹園,鏡湖區,水泥,259,3。1862年,太平軍陳玉成率部在此扎營,故名。
143、吳家花園,小營盤-渡春路,鏡湖區,水泥路,292,3.5。原是清朝道臺吳駐子家的花園。
144、朱家祠,朱家塘-棗樹園,鏡湖區,水泥,227,2。1875年,因建朱姓祠堂,故名。
145、棗樹園,小營盤-體育場,鏡湖區,水泥,72,2.5。清末,此地曾是棗樹林,故名。
146、居之安,小營盤-吳家花園,鏡湖區,水泥,76,2.5。清光緒年間,同居姓,故名。
147、獅子橋,大城墻院-狀元坊,鏡湖區,水泥,225,2。清光緒年間,因巷北石橋上有石獅,故名。
148、小營盤西,上二街-小營盤(仁壽里),鏡湖區,水泥,150,2。因位于小營盤西,故名。
149、大城墻院,上長街-獅子橋,鏡湖區,水泥,161,2。清末,蘇姓高筑厚墻護院,故名。
150、春安里,耕讀里-春安路,鏡湖區,水泥,185,2.5。民國時,此巷原住三戶人家,故春安。
151、春安里大院子,耕讀里-春安里,鏡湖區,水泥,55,2。系春安里派生地名。
152、耕讀里,鏡湖新村-春安里,鏡湖區,水泥,35,2。清末,此巷曾辦私讀,故名。
153、陡門巷,中長街-中二街,鏡湖區,水泥,135,8。因巷內有個最大的陡門,故名。
154、藕香居,鏡湖路-中山路,鏡湖區,水泥。160,2.5。清末,賴姓在此設“藕香居”茶館,故名。
155、公園巷,中山路-鏡湖路,鏡湖區,水泥,120,2。因毗鄰鏡湖公園,故名。1945年建巷,原名大花園,1957年更現名。1989年定名為公園巷一弄、二弄(未辦理手續)。1994年底公園巷二弄全部拆遷,并入中山路、新蕪路。
156、公園巷二弄,新蕪路-鏡湖路,鏡湖區,水泥,40,2。原屬公園巷,1989年得名。
157、雙桐巷,中二街-鏡湖路,鏡湖區,水泥,355,3。清末,因巷內有兩棵梧桐樹,故名。
158、景春花園,中二街-鏡湖路,鏡湖區,水泥,180,2。民國初年,以花園故名。
159、山而山楊巷,中二街-雙桐巷,鏡湖區,水泥,50,2。清末,因巢縣山而山楊村楊氏中醫遷此,故名。
160、吉善里,中二街-雙桐巷,鏡湖區,水泥,177,1.5。清初,此巷居住老翁,樂行善,故名。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