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赭山西路(團結西路),五一廣場-弋磯山醫院,鏡湖區,水泥,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赭山而得名。原名團結西路,2000年11月更名為赭山西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32、赭山中路(團結路),神山口-五一廣場,鏡湖區,水泥,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赭山而得名。原名團結路,2000年11月更名為赭山中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33、赭山東路(團結東路、蕪屯路),永安橋-神山口,鏡湖區、鳩江區,水泥、瀝青,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赭山而得名。原名團結東路,2000年11月更名為赭山東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34、黃山西路,中山北路(龍僑賓館)-濱江北路(陶溝排灌站),鏡湖區,瀝青,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黃山而得名。原名黃山路(西段),2000年11月更名為赭山東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35、黃山中路(黃山路),康復路鐵道口-中山北路(龍僑賓館),鏡湖區,水泥,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黃山而得名。民國時原名公署路,文革時期改為紅衛路,1981年改名黃山路。2000年11月更名為黃山中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36、黃山東路,鐵路外繞線-黃山中路(原北塘小學),鏡湖區,瀝青,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以黃山而得名。原暫用名黃山東路,2000年11月命名為黃山東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37、北京西路,黃山中路(安師大東大門)-客輪碼頭,鏡湖區,瀝青,主要道路,50。將原北京西路、北京路、新春安路(暫用名)合并,2000年11月命名為北京西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38、北京東路(人民路),兩站廣場-黃山中路(安師大東大門),鏡湖區,瀝青,主要道路,60。與北京西路相對應。原名人民路,2000年11月更名為北京東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39、荊山西路(九龍路),九華南路(鼎泰釀造廠)-濱江南路,弋江區,水泥,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因荊山而得名。原暫用名九龍路,2000年11月命名為荊山西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40、荊山東路(九龍路),弋江南路-九華南路(鼎泰釀造廠),弋江區,水泥,主要道路,40。按照“東西為山,南北為水”的原則命名。因荊山而得名。原暫用名九龍路,2000年11月命名為荊山東路(市政府辦公廳蕪政辦〔2000〕46號文件)。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