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近日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公布
第五屆安徽省生態文明建設
示范市縣名單
南陵縣榜上有名
南陵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地處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過渡地帶,現轄8鎮、149個村、23個居委會,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縣域面積1263.7平方公里,人口55.1萬,是蕪湖市的城市副中心和南部“會客廳”。
1.jpg (190.68 KB, 下載次數: 1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3 11:48 上傳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春谷公園)
近年來,南陵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扎實推進污染防治,持續促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全縣生態質量顯著提升,生態經濟快速發展,生態理念深入人心。“環境美”成為南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重要的標志之一。
2.jpg (218.96 KB, 下載次數: 1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3 11:48 上傳
生物多樣性保護(揚子鱷自然保護區整治)
南陵縣委、縣政府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雙組長的高規格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先后出臺《南陵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南陵縣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實施方案》《南陵縣網格化環境監管量化問責實施辦法》《南陵縣生態環境保護約談暫行辦法》等系列文件,壓實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全方位構建齊抓共管、合力推進工作格局。編制《南陵縣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規劃(2020-2025 年)》,在生態空間體系建設、生態經濟體系建設、生態環境體系建設、生態生活體系建設、生態文化體系建設、生態制度體系建設等6個方面,總投入資金約63.99億元。
筑牢生態基礎、提升自然資本
3.jpg (133.13 KB, 下載次數: 15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3 11:48 上傳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筆架山)
全力守衛“南陵藍”。常態化開展“五控”治理,整治散亂污企業367家,PM2.5平均濃度、空氣質量優良率穩居全市前列。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臨時特別管控措施,推進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2021年南陵縣環境空氣考核目標為:PM2.5 平均濃度控制在 35 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比率達到省政府考核市政府目標任務。2021年,南陵縣優良天數 323 天,優良天數比例 89%,PM2.5 年均濃度為29 微克/立方米。
4.jpg (105.93 KB, 下載次數: 1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3 11:48 上傳
河長制建設成效(奎湖濕地公園)
傾心做好“水文章”。持續深入開展“清三河、治六水”專項行動,健全“河(湖)長、網格長、河段長、排口長、監督長”五長合一管控機制,實現水質、水量、水位“三水聯動”。縣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加快推進,城鄉污水處理一體化項目全部建成運行。強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依法劃定麒麟水廠飲用水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集中式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和入河排污口整治全面完成。根據水功能區劃,漳河和平斗門斷面、漳河馬港斗門斷面、漳河三埠管斷面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其他斷面執行Ⅲ類標準。根據2021年監測數據,南陵縣內境內考核斷面均可達到考核要求,水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狀態。
5.jpg (262.19 KB, 下載次數: 1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3 11:48 上傳
自然保護地建設代表(小格里森林公園)
精心編織“地表綠”。推深做實“林長制”,深入實施“百村千樹”工程,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鎮7個、森林村莊76個,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5%。建立尾礦庫信息化監測系統,累計完成11座尾礦庫環境污染治理,22處關閉、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強化固體廢棄物排查整治,固廢無害化處理率100%。關閉拆除89家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分別達76.7%、86.3%。
提升城鄉環境,樂享美好生活
6.jpg (179.71 KB, 下載次數: 1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3 11:48 上傳
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龍山渭湖)
全面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美麗宜居城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一體化推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持續鞏固“五清一改一提升”成果,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深入開展農村垃圾治理,按照“城鄉一體、區域統籌、設施共享、經濟適用”原則,實行“戶集中、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收運和處理方式,探索實施源頭分類、定時定點收集投放模式,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達100%。深入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突出生活污水源頭減量和尾水回收利用。結合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設,做好河塘溝渠清淤疏浚,實現河塘溝渠水系連通,恢復農村水生態。累計完成改廁4.4萬座,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2.4%,實現農村戶廁后續管護和糞污治理行政村全覆蓋,籍山鎮改廁模式獲省、市推廣。持續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探索建立美麗鄉村長效管護機制,發揮村民主體作用,鼓勵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完成54個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依托村莊生態環境、歷史文化、產業特色等優勢,借助農村產業融合區、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等載體,重點培育鄉村旅游示范村,加快推進三產融合發展,激活美麗經濟,連續四年獲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稱號。煙墩鎮靄里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弋江鎮竟河村榮獲中國美麗鄉村百佳范例稱號。
生態產業融合、打造南陵樣板
7.jpg (108.11 KB, 下載次數: 1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3 11:48 上傳
“生態旅游+”模式代表(峒山阮風光)
努力在“生態”上做文章,按照“龍頭企業+產業集聚+示范基地”發展思路,先后同中科院微電子所及順豐等業界龍頭簽訂戰略協議,形成完善的快遞物流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鏈。2020年,全年實現首位產業產值22億元,對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92.6%。依托良好生態基礎,堅持“一鎮一業”思路,按照“1+8”模式推進農業產業發展,實施“南陵大米”品牌振興工程及鳳丹等特色食品產業鏈建設,全縣“三品一標”認證數量達131個,“南陵大米”“南陵鳳丹”“南陵紫云英弋江籽”等先后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推進全域旅游融合發展,打造大浦休閑度假、丫山康體養生、靄里生態體驗、大工山歷史文化四大文化旅游板塊,創建了一批文旅融合型旅游項目,形成一批“一鎮一節”文旅節慶品牌,成為鄉村旅游新熱點,2020年共接待游客42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8.1億元。
8.jpg (130.35 KB, 下載次數: 1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0-13 11:48 上傳
生物多樣性保護(揚子鱷放生)
“生態興則文明興”,南陵縣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使命、忠誠擔當、履職盡責,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樹立綠色轉型新樣板,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奮力建設美麗中國南陵新畫卷。
來源:蕪湖生態環境
|
|